农药行业不可能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新一轮农药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来临。拥有规模、品牌、技术、销售网络、产品具有差异化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能够应对当前困难和挑战,生存是硬道理,剩者为王。
业内人士对未来3~5年农药行业发展趋势的基本估计是:尽管全球经济萎缩,但农业仍是各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生物替代能源三者合力导致大宗农产品仍处于牛市。农产品的走强,使全球农作物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农药需求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农药产业依然很朝阳。
但是, 机会主义者不再有机会,正常速度行走者也一定会掉头。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环保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农药新政的全面实施将加速国内农药行业的重新洗牌,今明两年主要依靠市场和政策整合,2011年开始,资本会成为行业整合的主导力量。
就发展方向而言,'绿色农药'研发仍主要包括高效灭杀且无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农药与富有成效的生物农药两方面。未来'绿色农药'剂型呈现四大发展趋势:水性化———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粒状化———避免粉尘飞扬;高浓度化———减少载体与助剂用量,减少材料消耗;功能化———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就技术层面而言,业界开始关注植物体农药开发,即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作物、抗除草剂作物,并通过开发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来实现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的目的,从而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几年中国农药行业抓紧结构调整,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产品开发及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正在重点发展替代高毒杀虫剂新品种、新型水田和旱田除草剂、水果蔬菜用杀菌剂和保鲜剂。当前化学农药的开发热点是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原子杂环化合物。在世界农药专利中,约有90%是杂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优点是对温血动物毒性低;对鸟类、鱼类比较安全;药效好,特别是对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个体小和繁殖力强的害虫防治效果好;用量少,一般用量为5~10克/公顷;在环境中易于降解,有些还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科学发展'绿色农药'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农药行业结构调整水性化 粒状化 高浓度化 功能化 呈四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