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首次置身中国互联网大会,且单独设立了主题峰会,会场不仅满座,且过道站满了人,“互联网+农业”的热度可见一斑。
事后了解,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不仅当天上午在互联网大会上做演讲,当天下午乃至第二天的“档期”都排得满满,已然被媒体及行业内视为宣讲“互联网+农业”政策的“红人”。
王小兵透露,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互联网+农业”,由农业部牵头贯彻实施。
王小兵对中国农业现存问题做了概况描述:价格“天花板”、成本“天花板”、补贴“黄箱”、生态“红灯”、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常态。这些症结恰是现代化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信息化是现代化农业的制高点,“互联网+”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牵引力和驱动力。
“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有效路径,是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各产业、各领域相融合,在农业生产领域、经营领域、管理领域、信息服务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对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进行改造,提高农业效率,推动组织变革。”王小兵说。
王小兵认为,在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中,电商是切入点,智能化农业是着重点,大数据是突破点,而为农民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是落脚点。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王小兵称,建立面向全球的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是农业部的重要任务,而在农业生产环节如物联网的搭建、农业经营环节如电商的发展、服务环节如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政府更需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探索有效的创新模式,引起第三方企业进入,实现“羊毛出在牛身上”的效应。
据了解,目前中国农村四级农业门户网站群已基本建成;12316“三农信息服务”覆盖全国三分之一农户;农业部已在全国10个省、22个县搭建50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站;2014年农村电商销售规模翻番,占比3%。
“流通变革会倒逼产业变革。”王小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