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斯夫、孟山都纷纷表示收购先正达的意愿,引发轩然大波。拜耳集团作物科学部门有关负责人称,孟山都公司近期频频尝试出价购买先正达公司,打造超级农药企业。这将促使农化界主要竞争对手重新考虑战略,并审视公司相互间的授权协议。
有分析师称,因反垄断原因,孟山都将要出售先正达的种子业务,拜耳将是购买先正达种子业务的一个候选买家,也就是说,拜耳正式加入巨头收购先正达的“大潮”中。
拜耳作物科学董事长LiamCondon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肯定会迫使行业审时度势,看看每个企业都会对此作出什么反应。全球农化行业只有六大研发企业,所以如果两个最大的企业要合并,难免会迫使别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
在经历第一次450亿美元的先正达收购提议被拒绝后,孟山都还游说该瑞士公司的股东对管理层施压重启谈判。分析师称,因反垄断原因,孟山都将要出售先正达的种子业务,拜耳将是购买先正达种子业务的一个候选买家。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说,孟山都公司去年已经向拜耳透露了这个主意。Condon则表示,拜耳对如何应对孟山都公司继续进行其收购计划已经有了“清晰”的想法。
或促进农化巨头业务剥离
据伯恩斯坦研究分析师JeremyRedenius介绍,全球前六大农化公司在价值640亿美元的全球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占70%左右的份额。激进投资者呼吁从美国竞争对手陶氏化学公司和杜邦公司撤资将可能为市场带来更多的资产。
Redenius在一份致投资者的信中表示,拜耳作物科学事业部的销售额高达104亿美元,拜耳是除先正达以外的第二大作物保护制造商,紧随其后的依次是巴斯夫、陶氏、孟山都和杜邦公司。
为了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孟山都愿意剥离有重叠的除草剂以及种子和性状业务单元,分析师估计这部分业务的价值约80亿至100亿欧元。而孟山都和先正达公司的结合也将意味着农化行业将理顺各大公司在研究领域及生产方面错综复杂的授权关系。“公司之前有大量的相互许可授权,”Condon说,“因此,企业也需要审查维持相互依存关系的方式。”
许可协议广泛存在于巨头之间
大多数六大农化巨头之间都有相互授权协议,有时对技术的使用也会引发法律纠纷。两年前,杜邦公司和孟山都通过达成了一个大豆技术许可协议来结束双方的官司;巴斯夫与孟山都一起对应用于大豆,棉花,玉米和油菜作物的除草剂进行合作,还共同为美国市场开发高产量抗旱玉米种子;拜耳则与每一个同行都达成过种子技术许可协议。
尽管如此,Condon认为,直到有迹象表明孟山都能成功收购先正达前,公司没有必要改变战略,“我们将继续执行目前的战略,等事情尘埃落定后,我们再来审视是否需要作出改变来适应变化。”
孟山都、巴斯夫争相收购先正达始末
近日,孟山都表示将向先正达的股东直接提出收购建议,希望通过股东施压让先正达的董事会重返谈判桌。如果孟山都收购先正达,它将获得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其他除草剂等的广泛产品组合。
孟山都战略事务副总裁Scott Partridge表示,孟山都计划在欧洲主持多次会议,邀请两家公司的股东出席听取对收购计划的说明。孟山都对可能的先正达并购交易没有明确时间表,但不会放弃。
本月初,业内知情人士称,巴斯夫也正在考虑可能向瑞士同行先正达发出并购要约。此前先正达已从孟山都收到45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消息人士表示,巴斯夫尚未作出决定。
巴斯夫作物化学部门2014年的营收为54亿欧元,约占全球作物化学市场的11%,仅次于先正达和拜耳,位居第三。但巴斯夫需仰赖合作伙伴方能向市场提供种子成品,而最大的伙伴就是孟山都。
一位曾在先正达工作过的人士透露,尽管表面风平浪静,但公司内部运营很早就出现了问题。资料显示,2014年先正达在全球裁员1000多人,并公开削减开支,另外在过去两年中,该公司的股价变现也低于同行其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