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隋所长针对今年初药检所停止出口产品登记的政策向在座的农药企业代表进行了讲解。他表示,停止出口登记并不意味着药检所停止为农药产品提供出口服务,接下来必将针对这种情况出台新的政策,为建立健康诚信的出口市场服务。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副司长陈有权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植保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当前的发展形势。据介绍,我国植保在未来将大力推进检测预警体系,在田间布局自动化、智能化的检测系统,推进飞防等先进植保技术。他同时指出植保应是社会、政府和企业的联动行为,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植保的一个重要方面。

13日下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农药高峰论坛的企业发展交流分论坛上,从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刘长令总工程师谈农药研发和创制,到江苏辉丰农化的仲汉根董事长谈运用三维理念做强做大企业,再到新安化工集团研究所朱建军所长分享企业环保压力和出路,亮点频出。
      作为中国农药创制领军人物的刘长令总工,介绍了国外农药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包括重要病虫草害的抗性研究,酰胺类化合物,双酰胺类化合物,以及酮类化合物的研发。刘总还以少有的非技术性语言,深入浅出指出了中国特色的研发创制方向,就企业的自身实力和越来越难的新化合物开发而言,企业可以更多立足于工艺创新,设备创新,剂型创新,应用技术创新,环保处理,节能减排新工业创新,以及销售创新,在老药信用,组合物研究,工艺,工程,环保剂型,应用技术方面多下功夫。

      与企业发展交流分论坛同时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应用技术交流会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何雄奎教授向参会代表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现状,何教授表示目前我国研发的器械已经完全可以解决药害,残留,污染等问题,但高水平植保器械在农民间的推广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及队伍建设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他希望农药企业在推介优质农药产品的同时,也能向农民推广使用先进农械的理念。 
      来自先正达(中国)的总监罗余平则重点介绍了跨国公司及少数国内企业在近几年才开始提出的先进服务理念——作物解决方案。他介绍,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即是农药公司希望延续现有关键品种的生命周期,同时这也是一种产品营销理念。罗余平指出,解决方案的设计需特别考虑药物抗性问题,譬如目前我国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严重抗性问题。

      14日,第七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进入第二天,最精彩的互动问答环节在登记政策对话分会场展开。从上午9点到12点,农业药检所顾宝根所长,率药检所各科室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就农药的登记管理法规政策,以及在登记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场参会人员对话答疑。没有公式化的政策宣读,没有形式化的照本宣科,全部时间用来答疑解惑。参人员问题事无巨细,涉足广泛,答题者有问必答,深入浅出,体现了新形势下管理层的担当和责任,也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管理层在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促进中国农药良性发展中的思考和探索。

      14日上午,营销热点研讨会召开,农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宽、江苏和盛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百炎等企业代表围绕新农资发展的形势与出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福宽总经理向与会的农药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中国首家专业农药电商平台农一网的服务内容、运营模式和发展规划。据他介绍,农一网的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将整合农药销售和在线技术支持,并与线下设立的工作站相结合,实现便捷、专业的产品订购、配送、支付服务。目前,已有包括江苏辉丰公司在内的16家农药企业与农一网签订了入驻协议。

李百炎董事长则结合企业的自身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在目前农药经营的新形势下,农资企业的出路。他特别指出,农资企业的线下连锁与线上的电子商务不是两种互相冲突的事物,这两种形式应该取长补短、进行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