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预测,今年早稻病虫害呈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态势,与常年相近,发生面积3.06亿亩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2.05亿亩次;病害以稻瘟病、稻纹枯病和水稻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1.01亿亩次。
预计稻飞虱在华南、江南南部稻区偏重发生,在西南南部、长江中游早稻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相对减轻,发生面积79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大部、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700万亩次;二化螟在长江中游稻区大发生,江南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650万亩次;三化螟在华南稻区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次;大螟、灰飞虱等其他害虫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350万亩次。



纹枯病在华南、江南、西南南部和长江中游大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病面积7450万亩;稻瘟病在华南、江南、西南、长江中游常发区中等发生,部分感病品种有偏重流行的可能,发病面积1550万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白叶枯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100万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5-9月)我国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稻区降水偏多,加之华南沿海6-8月温度偏低,有利于水稻病害的流行,以及 “两迁”害虫的迁入、发生繁殖。江南、西南中北部、长江中下游稻区降水偏少,温度偏高,有利于螟虫的发生繁殖,但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两迁”害虫和稻瘟病、纹枯病等水稻病害的发生。(农药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