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36.8亿亩次,比2013年扩大10%左右。探索和推广绿色统防统治先进技术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农作物防控技术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生态调控技术: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用新高脂膜粉剂拌种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喷施新高脂膜幼苗“穿上透明衣”,隔离病虫害给养供应,提升植物生态生长正能量和自我防卫能力,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2,生物防治技术: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新高脂膜粉剂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轻装无毒农药、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农药中加入新高脂膜喷雾苗体降毒,最大力度保护天敌成长和繁殖,营造和优化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大生态环境。
3,理化诱控技术: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植物保健透明衣阻隔和新高脂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4,科学用药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和轻装无毒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新高脂膜改造传统农药低毒高效,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要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和农民广泛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要把绿色防控的推广应用与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和跨区域绿色防控。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确保农药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欢迎关注《农化市场十日讯》微信,扫一扫,了解更多更全的农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