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山东临沂
花生地下害虫防治示范现场会传来好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18%氟虫腈•毒死蜱
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在花生地下害虫防治中防治效果优异,深受与会专家和当地农户的肯定。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曹雅忠研究员介绍,蛴螬是危害我国花生产业的罪魁祸首,在花生苗期可造成缺苗断垄,在结果期则专门蛀食花生果实,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刻减产60%-70%。在我国花生产区,经常能看到“一筐花生一筐虫,花生没有虫子多”的现状。为防治花生蛴螬,部分地区花生种植户采用克百威、甲拌磷等剧毒农药,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植保所农药研究室的专家经过大量科学实验,研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微囊缓释制剂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据该产品发明人杨代斌博士介绍,该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混用,配方独特,剂型先进,制剂中的核壳型微囊仅数微米,对活性成分包覆率在95%以上,使得产品对花生安全更高,同时还具有高效、持效期长等优点,现已经取得农业部农药登记证,2013年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已推广应用20万亩,对花生地下害虫表现出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估计2014年应用面积将扩大到100万亩以上。(世界农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