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牙膏、洗手液、洗发水这些日化产品中都含有杀菌剂成分,在实现杀菌止痒等功效后,这些杀菌剂还有可能造成河流水体污染。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新发表的一项科研成果显示,目前珠江广州段和石马河、淡水河等流域受两种杀菌剂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杀菌剂三氯生有内分泌干扰效应 广州地化所应光国研究员日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介绍,日化护理品中添加的活性杀菌剂能够随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自然环境,对水生生物及饮用水源安全造成威胁,是目前广泛关注的新型污染物。而三氯生(triclosan,T CS)和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 CC)是日化企业广泛使用的两种杀菌剂。其中,三氯生T C S还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其与自来水中余氯反应还可生成致癌性的氯仿,使其在个人护理品的使用上备受争议。
应光国和赵建亮博士、刘有胜博士等组成的科研团队从2006年起开展了专项研究,并多次前往长江、黄河、海河、辽河、珠江广州段、东江等流域进行抽样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几大流域的多个断面和沉积物中都监测到T C C和T C S等杀菌剂的存在。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水资源权威杂志WaterResearch上。
珠江广州段市区污染浓度较高 通过比对数据,应光国表示,珠江广州段15个监测点中市区和石井河断面测得浓度较高,受污染情况“比较严重”。而东江支流石马河、淡水河几个断面的监测浓度最高,T CS最高浓度值达到了478纳克/升,T CC浓度最高值为338纳克/升。而水底沉积物(河床底泥)中浓度比水体浓度更高,沉积物T CS浓度最高达1329纳克/克,T CC浓度最高达2723纳克/升。更引人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捕获的鱼体内也检测到杀菌剂成分,T CS浓度为17~31纳克/升,T CC浓度最高为39.9纳克/升。
据悉,我国目前尚无关于此种新型污染物的限制标准,而国际上通用的“无效应浓度”(相当于安全浓度),T CS仅为50纳克/升,T CC为58纳克/升。
杀菌剂致鱼类“雌雄同体”? 应光国解释称,这些杀菌剂的主要来源是城市中的生活污水,“我们日常所用的牙膏、洗手液、洗发水等日化产品都含有杀菌剂,牙膏和洗手液等日化产品杀菌剂的含量一般在0.1%~2%,个别达到5%。”据其论文引用的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我国家用洗涤剂行业一年要消费杀菌剂500吨,牙膏产业一年消费两种杀菌剂总量约420吨。
应光国表示,T C S等内分泌干扰物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发育和繁殖系统。科研人员在之前监测调查中曾在受城市污水排放影响的东莞寒溪水域采集到了一种鱼出现“雌雄同体”。
对此,珠江
水产研究所的李新晖教授表示,因为没有看到该调查中发现的“雌雄同体”鱼样本,所以不好下结论。在自然界中,有些贝类、鱼类本身就是“雌雄同体”,比方说海鲈、石斑鱼等。不过,李新晖也坦承,日益受城市污水污染的河流状况确实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