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政策资讯
 
 
农民种植方式新突破
                                                                                                                                                                     —“碧护”高科技甘蔗高产高效示范观摩行 

  3月28日,“碧护”高科技甘蔗高产高效示范点现场观摩会在广西召开,来自农技推广部门、企业、种植大户、经销商,以及德国、南非和美国的专家参加了本次观摩会。据到会专家介绍,以“碧护”为主的综合技术方案,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缓抗药性的产生,甘蔗品质提升,使生产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达到了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目的。

  生态解决方案受青睐

  “甘蔗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传统的甘蔗种植方式造成的减产已逐步引起重视。”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说,增加单茎重和有效茎数是甘蔗高产栽培的主要原则。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该产品在甘蔗上表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主要体现在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分蘖多,有效茎率高,节粗、节间距增长,抗病抗虫的抗逆性强。

  记者在广西南宁走访时,听到和看到最多的是以“碧护”为主的综合生态治理解决方案带给种植者实在效果。广西来宾市农户谭朝论说:“我从来没有种过这么好的甘蔗,1亩2分地,产量达到13.5吨,已经翻番了!”据了解,经过扎实的推广,2012年,该产品在广西甘蔗上的使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给予的测产评价,“碧护”在甘蔗上的使用效果激发了甘蔗的生产潜能,建立了传统甘蔗种植的新标杆。
  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小廖农资经营部于2012年重点把该产品推荐给当地农户使用并进行了全程跟踪。后期经过实地测产计算,使用后甘蔗平均每根单重增加近500克,甘蔗的有效茎数增加35.7%,实现了甘蔗产量的翻番。

  象州县石龙镇木莪村的张素馨说,自己留的22号甘蔗做蔗种,整条种植,采用碧护3克+融地美10毫升一桶水亩用两桶水,新植蔗出苗率达到近100%,在同等条件下,与常规种植相比,具有出苗早、出苗率高、苗齐苗壮、生长旺盛等特点。

  洋专家走向地头

  据了解,为甘蔗提供的综合技术方案,除德国研发的纯天然科技植物源产品——碧护产品外,还有南非西北大学开发的农药肥料喷雾助剂“安融乐”,以及美国高活性离子态液体硅肥等。为此三家的专家亲自来到广西的柳州、来宾、南宁等县市的乡镇及行政村,深入到甘蔗、水稻、香蕉、芘芭等作物种植基地,到田间地头亲自传授技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药械等农资产品。让种植者从解决方案得到真正实惠。

  广西崇左江洲区甘蔗种植大户农斌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种有400亩甘蔗地,听说国外专家到中国讲座指导,连夜驱车近400公里来现场观摩,有意直接寻求指导。在当地传统的甘蔗种植模式,很难在产量有突破,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在改良土壤的基础上,甘蔗产量提高,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一举多赢。他说,甘蔗单产如果能增100公斤,400亩地总产能提高40000公斤,增产带来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德国阿格福莱公司总裁托马斯博士告诉记者,试验示范证明,“碧护”驱虫抗病效果显著,还能有效解除除草剂积累对作物的毒害,提高种子萌发能力,保全苗、促壮苗。

  技术推广加大力度

  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互助表示,广西甘蔗目前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600万多亩左右,20多年来一直居全国之首,甘蔗产业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多年来,由于连作重茬,病虫害和干旱、土壤板结等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甘蔗产量不高,品质下降,效益不佳,直接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张互助告诉记者,甘蔗应用以“碧护”为主的综合生态治理效果,是北京成禾佳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优选的德国、美国、南非等国家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并与华南农大强强合作,通过在广东、广西来宾、崇左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验证,该综合技术方案对促进甘蔗生长,提升光合作用酶活力,提高光能利用,调动生产潜力,增强作物抗逆性及土壤修复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在甘蔗主产区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