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及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农业局:
今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呈早发、重发态势,如控制不力,势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据农业部近期通报,目前我国西南、西北麦区小麦条锈病已大发生,发病时间比去年提早10—55天,菌源量远远高于常年,与我省毗邻的湖北襄樊等地今年发病也普遍较重。3月12日我省唐河县发现条锈病发病中心,时间比去年提早40多天,面积1平方米,有病叶23片,严重度高达30—40%。加之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气候条件适宜,随降水增加、气温回升,该病将迅速传播、蔓延。为最大程度减少病害损失,确保夏粮丰收,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全面普查,系统监测
鉴于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我省部分麦区点片发生,且将继续传 播蔓延,各地只有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当地病害发生发展动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防治。因此,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对条锈病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3月23日以前完成第一次普查,4月中旬进行第二次普查。特别是沙河以南麦区(包括南阳、信阳、驻马店、平顶山、周口、漯河)要动员所有农业科技人员,采取田间踏查和群众自查的方法,尽快澄清小麦条锈病发病区域和发生程度。调查的重点是常年条锈病早发、常发、重发区域和高感品种麦田。发现病情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省植保植检站(联系电话:0371-65917976,65917975)和当地政府报告。同时,部、省两级重点区域病虫监测站要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发病田进行5天一次的系统调查,监测条锈病菌传播和病情扩展情况,及时发布病情预报和防治警报。另外,各地还要严格执行重大病虫报告制度,每周二向省植保植检站汇报病虫发生防治信息,决不允许因测报失误、信息不准、汇报失时贻误防治时机,造成工作被动。
二、及早准备,确保需要
各地要立即将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危险性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向当地政府作一次详细汇报,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监测防治工作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当前开展工作急需的病害监测和应急防治农药储备经费应提前到位。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根据病害预报结果和防治任务,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资金、药、械、油需求计划,千方百计搞好高效杀菌剂储备和现有药械维修,确保防治工作需要,决不能在资金问题上出现等、靠、要思想,切实做到积极防治,主动防治。
三、科学防治,提高效果
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时间紧,技术要求高,各地要继续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成功经验,严密封锁发病中心,并在流行初期迅速开展大面积防治。要求沙河以南条锈病重点发生区,在及时喷药封锁传病中心的同时,于4月中旬以前普遍喷药一次,预防条锈病大面积流行。其它地区也要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及早喷药预防和大面积普治,努力延缓病害蔓延速度,压缩流行区域,减轻危害程度。鉴于小麦条锈病危害的特殊性,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行政干预措施,充分发挥当地植保部门的优势和作用,组建应急防治专业队,强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病害监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治技术、统一施药时间,确保最佳控制效果。
在加强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治工作的同时,各地还要继续搞好对纹枯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等其它麦田病虫害的防治,全面控制危害。
四、强化宣传,搞好服务
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电视预报、广播、手机短信、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将病虫发生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要组织植保专家完善防控技术方案,加强对基层植保人员及农民的防控技术指导;要结合小麦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展示、示范病虫防治新技术,提高防治效果。要继续坚持落实防控工作督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要牵头负责,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对防控措施不力的,要进行通报批评。通过上下努力,把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再夺今年夏粮丰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南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