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介绍了香蕉主要病害中的香蕉黄叶病、香蕉叶斑病,以及香蕉炭疽病,并就每种病症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方法。本期将为大家结束后香蕉主要病害中的香蕉冠腐病、香蕉黑星病、香蕉黑腐病、香蕉酸腐病、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束顶病等病害,并对其主要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做简单的描述。
四、香蕉冠腐病
北运香蕉常发生此病,严重的轴腐率达70%~100%,果腐率达18.3%。香蕉运输过程中,由于长期沿用的传统采收、包装、运输等环节常导致果实伤痕累累,加上夏秋季节北运车厢内高温高湿,常导致果实大量腐烂。香蕉产地贮藏时,聚乙烯袋密封包装虽能延长果实的绿色寿命,但高温、高湿及二氧化碳有小环境极易诱发冠腐病。雨后采收或采前灌溉的果实也极易发病。成熟度太高的果实在未到达目的地已黄熟,也常引起北运途中大量烂果。
1.主要症状
香蕉采收后在25℃~33℃密封贮藏7-10天,蕉梳切口产生白色棉絮状物,造成轴腐,严重时,果柄也受侵染,病处呈深褐色,蕉指散落,20-25天后果身发病,果皮爆裂,并覆盖有白色菌丝体和镰刀菌分生孢子,蕉肉僵化,不易催熟转黄,青软蕉中央胎座硬,食之有淀粉味感。侵染途径是从果实、机械伤口、果轴、果梳的切口浸入。运输途中车厢内高温高湿,发病极为迅速。
2.预防办法
①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贮运各环节中造成的机械伤害。降低果实后期含水量,采收前10天内不能灌溉,雨后一般应隔2-3日晴天后才能收果。
②落梳洗涤后采用万分之五多菌灵,防预效果在90%以上。
③袋内充入适量二氧化碳可减少冠腐病的发生。
④选用冷藏车运输。可明显降低冠腐病的发生,冷藏温度一般控制在13~15℃。
五、香蕉黑星病
香蕉黑星病是香蕉产区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及蕉果。
1.主要症状
香蕉黑星病又称为蕉斑病,受感染的果皮初期散生或聚生许多凸起小黑点,严重时果轴、果指满布污点和斑,病菌顺水流过的地方发病呈现“旧痕带”。潮湿时小黑点上出现分生孢子,外呈灰色。香蕉黄熟后小黑点变为深褐色,影响外观,商品价值下降。
当蕉园病残叶多、菌源丰富、高温多湿时,该病易发生流行。香蕉抽蕾前后若遇阴雨、浓雾天气频繁,园内潮湿,尤其是台风暴雨后,叶片和青果伤口多,会加重发病。以密植、杂草丛生、病残叶多、排水不良、管理粗放、偏施氮肥、虫害防治不及时的蕉园发病严重。
2.防治措施
①注意果园卫生,经常清除销毁病叶残株;疏通蕉园排灌沟渠,避免雨季积水;
②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抽蕾挂果期,用纸袋或塑料薄膜套果,减少病菌侵染。套袋前后各喷l~2次杀菌剂,效果更好。
六、香蕉黑腐病
黑腐病多从果柄或果顶侵染,初期病部黑色,后期全果变黑,潮湿时病部有灰绿色菌丝体,果皮革质,果肉腐烂散发出芳香味。此病常发生于冬春季低温期。
1.主要症状
①主轴腐烂:病菌从主轴的切口处侵入,开始时出现水渍状病斑,后迅速扩展,病部变黑、变软,病轴裂开。空气相对湿度高时,则病部长满灰绿色菌丝,严重时整轴香蕉都受害;
②冠腐:症状与主轴腐烂相似,腐烂部位主要发生在月型的切口处;
③果指断落:病菌从果轴及果冠部侵入,使果梗呈水渍状褐变,引致果梗,果身软腐变黑色,果梗易断;
④果顶腐烂:常发生于催熟库中,病菌从果顶的花瓣残留物开始侵入,然后从顶端扩展蔓延,随后过时变灰黑色,果肉软化,变成半液态二散发出带有甜味的气体,果皮变黑褶皱。
2.防治方法
①保持蕉园清洁,加强树势。
②药剂或结合套袋进行保护,在结果开始,可喷施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14天喷一次,共喷2次,如遇雨季则隔7天喷一次。
③适时在晴天采收,以果实八成熟最好。过青果实尚未饱满,过熟容易操作及易于感病,避免机械损伤, 运输过程中应做到轻拿轻放。
④防腐剂处理,采果后,去梳即用杀菌剂浸泡处理。
⑤选用冷藏车运输, 冷藏温度一般控制13~15℃。
七、香蕉酸腐病
酸腐病的病原为白地霉。病害的侵染源来自加工包装场所和贮运场所,工具、卫生害虫是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菌属于伤痍菌,经伤口侵入果指,采收青硬果实抗性高,随着果实生理后熟开始发病,特别是在果实受冻或CO2中毒后,果实极易发病,腐烂流水。病蕉汁液常流向下方的健康果实,引起病害大量发生。高温多湿有利于贮运期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1.主要症状
病蕉发酸,果肉软化,腐烂流水,出现一层白色粗粉状物,病蕉汁液流至好果,继续引起发病。
2.防治方法
①搞好包装贮运场所清洁卫生,每批蕉果处理完毕,可用0.1%~0.2%次氯酸钠水溶液冲洗加工场地。
②经防腐保鲜处理的蕉果应晾干后再包装,降低包装箱内的湿度。
③贮运过程中应保持车厢内通风,防止蕉果发生CO2中毒。
八、香蕉花叶心腐病
香蕉花叶心腐病现已成为香蕉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均有该病。
本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株和吸芽以及感病的中间寄主(如番茄、辣椒、茄子、烟草、豇豆等及某些杂草)。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病毒的吸芽,田间自然传播主要是靠棉蚜和玉米蚜。此外,本病还可以通过汁液摩擦而传染。因此,在温暖干燥的年份,蚜虫发生量大时病害重,田间间作瓜类及茄科蔬菜的病害也比较重,特别是越幼嫩的蕉苗、新抽出的吸芽越易感病(因蚜虫喜在幼嫩植株上取食)。
1.主要症状
病株叶片现褪绿黄色条纹,呈花叶斑驳状,尤以近顶部l~2片叶最明显,叶脉稍肿凸。假茎内侧初现黄褐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大并联合成黑褐色坏死条纹或斑块。早发病幼株矮缩甚至死亡;成株感病则生长较弱,多不能结果,即使结实也难长成正常蕉果。当病害进一步发展时,心叶和假茎内的部分组织出现水渍状病区,以后坏死,变黑褐色腐烂。纵切假茎可见病区呈长条状坏死斑,横切面呈块状坏死斑。有时根茎内也发生腐烂。
2.防治方法
①执行检疫制度,选择无病吸芽种植。严禁从病区调入种苗,对引进的香蕉品种应暂时隔离种植,在排除带病隐症的危险性后,才能推广种植。
②发现病株应及早挖除。挖除前先喷药杀死蚜虫,以免挖时蚜虫传到其他植株上去。然后将病株、蕉头和吸芽就地斩碎,晒干烧毁。
③蕉园内及附近不宜种瓜类、豆类、茄科等蔬菜。
④种植香蕉试管苗时,要注意不宜太迟种植。广州地区宜在3月中至4月上旬种植,4、5月是蚜虫发生高峰期,故越迟种植,病害越重。也不宜秋植,秋天气候干燥,蚜虫多。蕉苗越嫩越易感染此病,因此,以6~8片叶时定植为宜,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早生快发。
⑤及时施药防治蚜虫。药剂可用紫电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护净20%噻虫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
九、香蕉束顶病
香蕉束顶病是香蕉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可达10%~30%,有的甚至高达50%~80%。
有机香蕉束顶病又名蕉公病、丛顶病、葱蕉或虾蕉,主要为害有机香蕉有时也为害大蕉。束顶病是一种病毒病,在蕉园里主要靠蚜虫株间传播,而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病种苗。其病毒的寄主范围只限于甘蕉类和蕉麻。
1.主要症状
新长出的叶片,一片比一片短而窄小,植株矮缩,叶片硬直并成束长在一起。病株老叶颜色比健株的黄些,新叶则比健株的较为浓绿。叶片硬而脆,很易折断。在嫩叶上有许多与叶脉平行的淡绿和深绿相间的短线状条纹,叶柄和假茎上也有,蕉农称为“青筋”。病株分蘖多,根头变紫色,无光泽,大部分根腐烂或变紫色,不发新根。染病蕉株一般不能抽蕾。为害严重时,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
①严格选择无病蕉苗。新植蕉园必须严格选择较可靠的无病苗,最好选择健康的无病的试管苗,作为种植材料。而吸芽苗往往不能保证其质量,种后发病率常高于试管苗。
②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善蕉园土肥水管理条件,使蕉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这是控制本病发生或减少发病的积极措施。
③改种其它作物。发病率达30%~50%以上的病园,由于传染机会太多,挖除病株后的健株还会大量发病。在这种情况下,应改种其他作物,或轮作水稻、甘蔗等,以减少本病的病源及传病虫源。
(河北威远生化技术推广部 范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