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关键词:农药原药价格 原药行情 原药价格行情 阿维菌素 甲维盐 草甘膦价格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植保农技
 
 
马铃薯病虫害简介及防治

  一、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马铃薯真菌性病害包括立枯丝核菌病、枯萎病、干腐病、早疫病、晚疫病等,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

  1.立枯丝核菌病
  带病种薯是翌年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发生与春寒及潮湿条件有关,播种早或播后土温较低发病重。
  症状
  症状一:芽腐。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烂形成芽腐,造成缺苗断垄。
  症状二:茎溃疡。①初在茎部出现椭圆型或不整型褐色病班,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明显,大小1~6厘米;②严重时病班扩展后饶茎一周,致茎部萎缩干枯,后植株死亡,但不折倒。
  症状三:枯萎。①轻病株症状不明显;②发病严重时叶片卷曲,有大小不一不规则病班,重病株可形成立枯或顶部萎蔫;③一般减产30~50%,严重时全株枯萎。
  症状四:黑痣。块茎上生出大小不等(1~5毫米)、形状各异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菌核,用指甲轻刮,黑痣会脱落。

  2.枯萎病
  马铃薯枯萎病,是马铃薯上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分布广泛,全国各种植区普遍发生。在重茬地发病重,对马铃薯生产造成威胁。
  危害症状
  地上部分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发病条件
  田间湿度大、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

  3.干腐病
  主要症状 
  茄病镰孢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即病菌子实体。开始时薯块表皮局部颜色发暗、变褐色,以后发病部略微凹陷,逐渐形成褶叠,呈同心环文状皱缩;后期薯块内部变褐色,常呈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最后薯肉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僵缩、干腐、变轻、变硬。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

  4.粉痂病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或随病残物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病薯和病土成为翌年本病的初侵染源。
  主要症状
  粉痂病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mm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5.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斑在田间最先发生在植株下部较老的叶片上。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不亚于晚疫病。
  病菌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在合适的温度、有浓雾或下雨的条件下,无性孢子靠风传播。干湿交替时孢子容易形成。一般15℃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4~30℃。
  主要症状
  染病后,叶片开始出现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病斑干燥,为圆形或卵形,受叶脉限制,有时有角形边缘。新老病斑扩展,会使全叶褪绿、坏死和脱水,但一般不落叶。块茎上的病斑,黑褐色,凹陷,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经常出现紫色凸起,边缘明显,腐烂时如水浸状,呈黄色或浅黄色。

  6.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主产区最重要的一种真菌病害,其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薯田或番茄、杂草和有机堆肥。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主要症状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晚疫病是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合适时从发病到全田枯死不足15天。夜间不低于10℃,白天不超过24℃, 天气阴雨连绵或多雾、多露,相对湿度高,有利于发病流行。我国大部分种植区的温度都适合该病发生,病害的发生程度取决于湿度。华北、西北、东北,7-8月雨水很重要。雨早,发病也早。长江流域两季种植区,第一季遇梅雨常严重发生。

 

    二、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马铃薯细菌性病害包括立疮痂病、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等,其中青枯病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破坏性最强的病害之一。

  1.疮痂病
  病害症状
  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有别于粉痂病。
  2.青枯病
  青枯病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破坏性最强的病害之一。病菌从伤口和侧根生长点入侵,通过根系传染。
  主要症状
  在现蕾开花期症状明显,特别在温暖潮湿、雨水充沛的环境下发病严重。病菌侵害植株的维管束,使茎基部和根的维管束变褐色,尤其是导管部分变褐腐烂。用手挤压切断的病茎,就有污白色的黏液从断面的变色导管中渗出。感病的块茎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不需挤压切面上溢出白色菌脓,这是此病的重要特征。病害发生时,先是植株顶部幼嫩叶片或花蕾出现萎蔫,紧接着主茎或分枝的上部出现急性萎蔫,最后整枝萎蔫,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只是颜色稍淡。

  3.环腐病
  环腐病主要是种子传播,最初在切分和种植种薯时侵染,新鲜伤口是最理想的侵入点。一个带病的种薯在切分的过程中能感染30~100个薯块,带病种薯在气温17~22℃、潮湿的土壤中播种极易发病。
  病原菌也能在储存马铃薯的地窖壁和处理马铃薯的设备上如卡车、传送带、分拣机等。适合(地温高湿)条件可存活5年。
  病害症状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以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

  4.黑胫病
  发病条件
  该病是细菌引起的病害,通过种薯带菌传播,土壤一般不带菌。带菌种薯和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是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刀切种薯是病害扩大传播的主要途径。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和块茎,在田间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茎基以上部位组织发黑腐烂,茎部发黑后,横切茎可见三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

    三、马铃薯虫害

  马铃薯虫害也是威胁马铃薯生长的一大问题,包括地下害虫、食叶性害虫、刺吸式害虫等三类。

  1.地下害虫
  (1)包括: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金鬼子、根蛆等。
  (2)地下害虫的防治
  ①随水浇灌:48%毒死蜱乳油250-500ml/亩;②沟灌法: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于播种前浇灌播种沟;③毒土法:15%毒死蜱颗粒剂1~1.5Kg拌细土20~25Kg,于播种前撒于播种沟;④全田施药: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全田喷施,或15%毒死蜱颗粒剂1.5~2Kg拌细土20~25Kg全田撒施。

  2.食叶性害虫
  (1)包括:二十八星瓢虫、叶甲、菜粉蝶、斑蝥等
  (2)危害特点
  ①食量较大;②危害直观;③破坏性强;④假死性
  (3)防治要点
  ①菊酯类农药快速击倒;②添加阿维菌素延长作用时间;③三龄以前防治;④添加有机硅助剂丝润、展透防治假死。

  3.刺吸式害虫
  (1)包括: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红蜘蛛、介克虫等。
  (2)刺吸式害虫危害特点
  ①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②繁殖速度极快;③个体较小;④一般分布于植物叶背面;⑤高温繁殖速度更快
  (3)防治要点
  ①内吸剂+触杀剂:吡虫啉+高效功夫;啶虫脒+功夫;阿维菌素+毒死蜱。②添加有机硅助剂;③黄板诱杀。


河北威远生化技术推广部  刘玉卿

 
 
人物专访
  >>更多
原药行情
  >>更多
2019年10月下旬部分原...
2019年9月下旬部分原药...
2019年7月下旬部分原药...
2019年6月下旬部分原药...
2018年10月下旬部分除...
 
十日讯调剂
  >>更多
供应20%三唑酮乳油二十...
权威·经典
济泰三沐可供产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期刊订阅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