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将偏重发生 条锈病、赤霉病要重点注意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预测,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亿亩次。其中,病害4.9亿亩次、虫害4.7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条锈病在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西北和西南局部麦区,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
进入新年以来,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和全国农技中心针对小麦条锈病在部分省区发生情况,开展了深入调查。目前,条锈病在西南、长江中上游和汉江流域的8个省区150个县(市)发生,白粉病等在西南等地也偏重发生。特别是湖北、河南南部今年条锈病发生早,范围广,程度重,已引起农业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省区已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防治。
针对今年的小麦病虫预测和实际发生情况,在以下区域要重点关注的病虫害有:
条锈病。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其中,甘肃陇南及陇中高山晚熟麦区、四川沿江河流域、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新疆伊犁河谷及塔城盆地局部地区呈偏重流行态势,湖北大部、西南其他麦区、甘肃南部和中部、陕西南部及关中西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其他麦区中等流行,陕西其他地区、河南中北部、山东南部和东部、山西和河北的南部偏轻发生。
白粉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亿亩。其中,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等高产麦区偏重发生,以种植密度高、郁闭田块发生程度重,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中等发生。
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亿亩。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的淮北和沿淮、沿江麦区,以及河南、山东西南部偏重发生,江淮、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
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1亿亩。其中,安徽和江苏沿淮及其以南、湖北江汉平原、浙江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大流行的风险,长江中下游其他麦区、黄淮南部麦区有偏重流行的可能,黄淮北部、华北南部、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可达中等流行。
叶锈病、叶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胞囊线虫病、病毒病、雪腐雪霉病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
蚜 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亿亩。其中,山东、河北大发生,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四川、宁夏偏重发生,长江中下游大部麦区、西南和西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
麦蜘蛛。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00万亩。其中,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等地偏重发生,华北、黄淮、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江淮、西南大部麦区偏轻发生。
吸浆虫。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300万亩。其中,河南北部局部偏重发生,河北中南部、天津、陕西关中中东部麦区中等发生,但局部有重发田块,华北、黄淮和西北其他麦区偏轻发生。
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00万亩。其中,河南、山西、河北及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华北、黄淮其他麦区偏轻发生。
一代粘虫、灰飞虱、麦叶蜂、麦茎蜂、白眉野草螟、土蝗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
抓住时机用对药,代价小防效好
小麦病虫害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机,采取有效措施,用好对路农药,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具体的防治技术如下: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治。西南、汉水流域等主要冬繁区,要封锁发病田块,减少菌源外传。西南、西北菌源区常年早发、重发田要前移防治关口,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重点区域还要对田边小檗等寄主进行防治,阻止菌源向黄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黄淮春季流行区,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
小麦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A(选用高含量制剂)、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对准基部,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小麦白粉病。在春季发病初期,当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一般喷药1~2次。
小麦赤霉病。在推广种植耐病品种、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创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二是主动用药预防。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等常年病害流行麦区,应于小麦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做到见花打药;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烯肟·多菌灵、烯肟·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菌等,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以保证防治效果;如遇病害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防治1~2次,确保控制流行危害。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实行兼治。
小麦吸浆虫。高密度区要重点抓好中蛹期土壤处理和成虫期喷药防治等两个关键环节,一般发生区做好抽穗至扬花前的成虫防治。蛹期防治可在小麦孕穗期当每小方土样(10×10×20厘米)有虫蛹4头以上时,选用辛硫磷、倍硫磷等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在小麦抽穗期,当每10复网次有成虫25头以上,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抓紧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重发区要间隔3天连续用药2次,以确保防治效果。
小麦蚜虫。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500头以上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株蚜量达1,0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混合发生时,及时开展“一喷三防”,即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等各计各量,混合喷洒。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进行生物防治;华北麦区等蚜虫迁入区可在3月中下旬,在田间放置黄色诱虫板诱杀迁入的有翅蚜,以降低虫口基数,减轻穗期危害。
麦蜘蛛。西南麦区在苗期和早春拔节期,其他麦区在返青拔节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
地下害虫。西北、华北和黄淮麦区,在秋播拌种处理的基础上,在返青期,当每平方米有地下害虫1~2头时,可选用辛硫磷等内吸性药剂灌根进行防治。
全国农技中心防治处研究员 赵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