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甘肃陇南,是“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红芪之乡”。核桃、油橄榄、花椒、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以优质、天然、无污染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大。但由于山大沟深、分布零散、信息不畅,使得这些特色农产品“藏在深闺无人识”。
2013年以来,陇南掀起了发展电商热潮,各类农产品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陇南已开办网店5923个,实现销售总额7.71亿元。
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农产品这个看似离互联网最远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飞”出了大山深处的农家院落,“飞”进了城市的千家万户。
“开网店之前,村里的土蜂蜜无人问津,我们费力拿到城里去卖,每公斤12元还得搭上路费,有时候还不一定当天就能卖掉。现在,我们网店的土蜂蜜和土鸡蛋最受欢迎,一公斤土蜂蜜能卖30元,省了中间环节,不用出家门就可以实现交易。自家吃不完的荞面,山里采的羊肚菌,都能在网上卖个好价钱。”成县苏元乡水坝村村民曹江红告诉记者。
目前,曹江红和村里的几位农民联合成立了一家土特产公司,雇了8个人,主要在网上卖乡里的土特产。“我们现在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土特产品‘定制’业务。土鸡由农户从小养起来并作记号,我们每隔一段时间给客户发个照片,等到土鸡长大的时候,宰杀、快递给客户。生意很好,北上广的客商居多。”
事实上,互联网对于陇南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仅是农产品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新的途径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是更远的地方。在互联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当地农民开始学习、使用新技术、新理念来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们借着网络“消费品下乡、农村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体系,既可以足不出户当老板,也可以丰衣足食享生活。
4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陇南市武都区服务中心正式开业。武都区三河镇李台村村民焦元泽走进设在村里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在服务站合伙人汪海红的帮助下,成功从网上订购了一只油烟机的油杯。
“我们这里交通不发达,买大件东西都要跑几十公里,还要自己用车拉回来,而且选择面也较窄。”焦元泽说,“前几天,我刚刚从网上买了一台豆浆机,不仅价格只有城里超市的一半,而且品牌全、款式多,选择的范围广,所以我还打算网购些衣服。”
而在成县抛沙镇广化村的电商服务站,每天晚上,这里就变成村上最热闹的地方。村民们忙完地里的活,再跳上一阵子广场舞,就聚拢到服务站开始“淘宝”。眼花缭乱的“宝贝”被他们熟练的“拍下”,然后静待收货。
据了解,目前在全省来看,运用网络发展电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陇南模式”,无疑是极具前瞻性和示范性的。为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新生活,借着互联网脱贫致富奔小康,陇南明确了到2016年,力争使电子商务发展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打造西部地区领先的市级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核心聚集区,全市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达到80%以上,网络零售额达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亿元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