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踏足农资行业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经验没增加多少倒是体重由原来的108到现在的120了。
所有的事情都要由09年说起了。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或许我们是个例外。
第一年春季 市场里其他人忙着卖货的时候,我们在玩。手里没有品牌,不了解当地市场情况。 那个时候用水泄不通来形容这个市场是毫不为过的。只要你有货,农民啥都要,就连从老家拉过来的化的流水的肥料都被农民抢空了。
09年,整个市场200多户, 有3户卖化肥,其余的种子批发,农药批发。 看现在,卖种子的在卖化肥,卖农药的店里也有化肥,就连当初市场里卖冰棍的现在都在卖化肥了。当时手里唯一的某硝酸磷肥也被抢走了。
那一年,我经历的不多。 只晓得开票开的手疼,数钱数不过来,于是后来买了两台点钞机。喉咙说不出来话,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就是这个价,要就要,不要算了。
10年的时候,这一年接了撒可富。市场依然火爆,当初卖撒可富,早上从肥料堆子上可以直接走进二楼。,到晚上地上就没有了。 我的工作就是协调这些车装货,从早上9点发到晚上8点。每天至少10辆车装货。 一天最高纪录是19车, 至少是200吨货。这一年的零售量在市场里排到前三是没问题的。
11年依然辉煌, 人家不卖化肥的时候,我们卖化肥。 第二年 人家都卖45%的时候 我们卖40% 外包装你懂得。 人家卖40%的时候 ,我们卖35 % 到现在 人家已经做到25%了,我们不敢做了,因为再这样下去会出问题的。虽说同是水货,但是35%是我们的底线,到现在还有农民来找我们买那种东西的。 我亲眼见到过有农民买的复合肥出了问题拿着化验单找事的。 51% 化验26% 出事的这家在我们对门。 后来这件事农民也没有深追究。卖货的家伙也躲了半个月。
12年,所谓枪打出头鸟,做的大了自然会被点水。这一年也是公司转型的最重要的一年,基本放弃了非标产品。利润率直线下降。那个时候也矛盾过,终究,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非标产品,转向基层零售网点批发。当时的零售网点极少。20?或者30?
一个市场鼎盛时期,经历过,衰败期也正在经历中。 从2012年起,个人感觉整个市场里来买东西的农民越来越少。 站在大门口守着,十车出去,有九车半的肥料都是非标品。
于是接手山东某上市企业,同期还有四川某”起步就与世界同步“企业。
价格高,不好卖,怎么办?做推广呀!! 我们辛辛苦苦的下乡跑市场,业务员在市场里的酒店里呆着。到了厂里逼任务的时间,业务员从酒店里出来了。 该拉货啦 ,怎么办?仓库里货不太多了, 但是都在下边网点压着。你见过一个网点拉了50包肥料卖了两年,最后拉回来46包么? 即使把货弄出去了,回来的是白条。2012年秋季货款,前几天才结清。这些零售网点的问题厂家业务员或许是想过了,但是没办法。直到最后厂家逼业务员,业务员逼代理商,代理商积压已久, 到了某个临界点,爆发了。 或许那个业务员压力实在太大, 半夜12点打电话跟我许价钱,或许又是天气太热,脑子热蒙了,从厨房里拿着菜刀砍那辆全顺车的车门不知道要找谁拼命....
货,自然是卖了。天价肥料怎么卖的。在这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核心机密不便细说。
当初做该公司20-20-5的种小麦, 40kg 200元一包 两个人 一辆车 晚上5点出门,9点回来,一晚上5吨货。当时用这个方法服务了两个客户。结果一个星期后他们不敢让我们再去帮忙宣传了,因为再继续的话,屋里的其他的货都要卖不掉了。 晚上出门, 第二天上午 客户就领着货车挨家卸货。(这个模式单品销售了300多吨)这个利润对零售商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去年的时候有同行也在用我们前年用的招式,现在这个方法依然非常有效。
春季种水稻的配方 32-10-10 价格也是天价 至少我觉得是这样 销售方法是延续了上一年秋季。(因为是有处理库存的计划,所以只销售了120吨)
还有一个方法是捆绑农村的种植大户机耕手。 这也是一整套的销售策略。 这个方法可以让这些农户连续3年都会选择你的产品。
经历了一年多艰难的转型之路,目前公司的网点在200个左右。产品也多了晋开这一新成员,老伙伴撒可富不会丢的 。公司也算是完整的度过了转型初期,有了外省销售的利润支撑,本地的市场开拓要更轻松了。
马云说:“风来了,猪都能飞到天上去,但是风停了,摔死的还是猪”。
关于被炒的沸沸扬扬的电商,鄙人认为势不可挡。市场总是会向透明化,信息对称化发展。于是就有了老猫的磷酸二氢钾事件。
云农场、农一网、这些巨头,甚至阿里,京东 都只是在探索一种适合农资行业的电商化模式, 人家是玩资本运作的,咱们只需要看看在这阵风刮起的时候能不能顺着飞起来。当然,要记得带降落伞。(191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