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崛起,把社群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此前,社区论坛一直是互联网的分众地标所在,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同的社区聚集,讨论,分享,交往。微信把这一切进一步便捷化了,分众也更加碎片化。
但是,正如很多大社区一直头疼商业化问题一样,只不过换了个阵地的社群,一样面临这个棘手的问题。
目前的电商实践,已经区分了社交流量和购物流量。不是说社交流量就没有购物的可能性,相反,淘宝客的存在说明了社交流量一样会转化成销售,像美丽说和蘑菇街这样的垂直社区,一度都是淘宝客的大户,给淘宝带去了不少服装销售的流量,自己也分得了不菲的佣金。
但是,对于大品牌而言,社交流量的转化率整体上是无法与购物流量相比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小众领域,双方的转化率对比是反转的,比如高保真或者摄影器材的论坛。
很多创业者信奉先把用户数做上去,有人气的地方,一定能赚到钱。殊不知,人们抱着什么目的来你这里,将决定商业化是否能支撑你的成本,更遑论赚钱。
并不是所有流量都能变现,这是以社交为基因的社群必须面对的现实。
因此,不少人转变思路,把社群当作产品的迭代平台,引爆市场的发源地,口碑发酵的源头,以此作为撬动市场的第一个杠杆。
不过,我们要注意一个现象:社群里粉丝追捧的,未必能征服大众市场。
受限于资本主义的内在机制,需求总是不足的,过多的产品追逐有限的购买力,于是价格总是最重要的那个营销杠杆。好货不便宜,这个道理终归呈现为正态分布,让人尖叫的产品,该卖多少钱?在社群中有着尖叫口碑的产品,在大众看来往往质量过剩,最终敌不过对手的价格冲击。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往往还是那些平衡了价格和品质的品牌。而他们,是不会引发尖叫的。
不要忽视社群,也不要沉迷于社群里的尖叫声。这个世界,叫好不叫座的东西,难道还少吗?
别忘了,iPhone和小米,都是靠着平价或低价,才把产品从小众的粉丝,推到了大众市场,创造了商业神话。小米自不待言,雷军没想从硬件上赚钱,就说iPhone,如果当初上市依然采取乔布斯以前的高科技新品撇脂定价策略,iPhone一台卖个1万美元,能有今天的苹果帝国吗?(销售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