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农人意思是指那些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到农业行业之中的创业者们,他们通过承包或者其他方式,获得拥有使用权的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养殖、种植的创业,并通过团队的智慧进行管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创业活动。 当古老的农业遇到技术变革时代,会产生怎样的聚合效应?在近日由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举办的“邮储银行杯”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用他们手中活力四射的项目,告诉你答案。
科技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工具和技术的更迭,更是一场头脑风暴。这场全国性赛事,在半年时间里共吸引3.7万多个项目、4万余名创业青年报名参与。当代青年带着自己饱满的热情、全新的理念与高超的技术,回到土地,培育自己的梦想与未来。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新农人”。
在产业问题中找空间
电视总决赛现场,一个“卖菜的”年轻人成了焦点。他的健谈让主持人都感到了压力,但更有魅力的是项目——免洗菜。比赛专设的风投座席不淡定了,竞相出资,最高者竟愿出资1亿元。
如果下午下班后,你可以直接从单位食堂的电子自助提货柜里,顺便带上自己预定的套菜回家,你一定会眼前一亮。而且这些菜都已经按照菜谱配好配菜和调料,回家后直接下锅炒熟便可大快朵颐,不仅免去买菜、洗菜、切菜等多个环节,还免去了处理厨余垃圾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价格比超市的菜还便宜。
不用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便能在家吃上热乎乎的健康晚餐,这的确精确抓住了年轻上班族的需求。带来这个项目的叫李煌, 他的创业团队从生鲜电商最头疼的最后一公里出发,创新模式与技术,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目前,他们已经管理了233家的单位食堂,服务对象超过100万人。最终,这个项目征服了风投、评委和观众,毫无悬念地获得成长组冠军。
同样做生鲜电商的宋俊文是一名80后大学生村官,最初他在淘宝开店帮农民卖当地的荔枝、龙眼等农产品。而他带来的项目,同样从产业问题出发。种植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如何把需求与供给更好地对接?他们想到利用互联网,运用电商平台,他们让市场提前认购与预售,努力实现供需直接对接的订单农业。
面对同样的问题,85后邓文艺想到的是借助于技术创新。这位被称作“杨梅老板”的小伙子,一身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帅气十足,让人完全没办法联想到他从事的行业。大学毕业后,邓文艺回到农村老家创业,曾让和他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难以理解。这个选择源于他一直痛心的一件事,家乡盛产杨梅,但即使是大丰收,由于保存不住,农民们也只能忍痛“贱卖”,有的甚至烂在了树上。
还没毕业,邓文艺就选择了与杨梅“死磕”。带着鲜杨梅,他来到北京的科研院所,逐一向食品领域的专家讨教杨梅的保鲜方法,最终在专家的帮助下找到了杨梅汁的保存方法。平日里放置几天就坏的杨梅汁,用他的方法至少能保存一年!
向科技发展要未来
飞机与农业有什么关系?一般人可能会想到农业部门喷洒农药,但随着科技创新,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也越来越低,来自吉林的创业青年贾明月告诉大家,已经到了无人机可以广泛运用的时候了。
贾明月向大家介绍的小飞机,可荷载20公斤,可以在离地1—3米的高度,以每秒4米的速度飞过。项目叫“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就是利用小型无人机,实现喷洒农药。他算了一笔账,购买1套无人机,按每天进行400亩植保作业计算,每次作业10—15天,按每年两次植保作业,年收益就可达到4万—6万元,第二年便可收回购机成本。他的无人机今年7月首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玩科技”是青年们的拿手好戏,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纷纷来到农业领域玩科技,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大上”。
比如来自贵州的这个项目——绿茶香气研究院建设。茶香无形无色,如何抓住它?而且还能固定住它,实现规模种植?这个年轻的团队,找到了这种香气:栗香。然后通过对茶树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青采摘等茶叶生产的全道工序,找出有利于茶叶呈香物质合成的技术参数。
科技往往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在决赛现场,刘风琼把“止血微球”倒进装着水的烧杯,然后进行演说,34秒后,液体变成了固体。这个魔术赢得风投席和评委席的阵阵喝彩。
它的用处当然不是凝固水,而是凝固血。“这34秒,不仅可以防止动脉大出血,还能防止二次感染。” 刘风琼说。他们的创业项目是止血微球,这个团队用了11年的时间攻关,研制用敷料如何在止血过程中有效防止血栓和霉变的技术。它的止血时间比美国普遍应用的敷料产品平均短了35秒,填补了国内在这项技术上的空白。
而这个神奇的止血微球,其实是来自一种名为互叶白千层的茶油树。此树有抗菌、抗病毒、免疫激活、驱虫、杀虫、镇静、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已被列入欧洲药典。未来,该产品可以在国内军用、民用领域中得到应用。
再比如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丁奕然带来的“净水魔盒”,它的核心技术是让“墨汁鬼伞”听话,通过人工驯化和大规模养殖,解决水体净化的难题。“墨汁鬼伞”是一种真菌,具有吸收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生长、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
这个项目其实是小丁在实验室里玩儿出的“时尚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的技术让农业变得不土,变得高大上,同时让更多的人受益。”丁奕然说。
以“三农”情怀追梦想
“我就是一个土鳖,我愿意干又脏又累的活,我想成为环境的清道夫。”在决赛现场播放的视频里,刘军说。他的确做的是最“土”的事,跟猪粪和土壤打交道。
他的创业项目链条很清晰,利用中低产田,用猪粪养蚯蚓,一边卖蚯蚓、一边卖有机肥。与大赛这几天的光鲜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日里,他都在江西老家的一个山坳里,和工人们一起翻地、挖蚯蚓。
“化肥的过量使用,让土壤板结严重,不仅产量下降,而且造成食品安全隐忧。”刘军对自己做的事有着清晰的定位,“希望我们的这个项目,为改造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他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农村老家创业的重要动力。
同样可以用“毅然”来形容的,是27岁的“辣妹子”陈肖肖,她有着人人艳羡的学历背景,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又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读研学金融,然后在英国从事金融分析师工作。
但这个“海归”美女却让自己的人生来了一次大回旋,回到家乡,和“种了一辈子辣椒”的父亲一起,从事新品种“朝地椒1号”的育种工作。目前,她是国家“十二五”辣椒育种攻关课题组和“自贡市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对土地的感情总有一个过程,发生突变的契机是一次市场推广活动,她来到农村,看到很多地方的农民依然靠天吃饭。种玉米一年亩产还不到2000元,却是他们一年的收入。这是陈肖肖第一次感受到农民的辛苦。“我们的优良品种、科学的栽植技术,能让农民每亩增收3000元。”陈肖肖说,“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用我所学的知识,让公司的良种推广到更多农户手中,让更多农民受益。”
吴迪结束“北漂”,开始创业,却是源自对农业和土地的爱。他的创业项目是“河南省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种植时令水果,“把最好吃、最安全的水果配送到千家万户”。但他却成立了个土壤研究院,专门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原因就是看到了我国土壤的脆弱——化肥和农药的滥用杀灭益生菌,再加上严重重茬,我们的土壤正在丧失自我修复能力。
今年,吴迪又成立了有机种植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推动安全农业发展。“为了中国的安全农业,我们不能停止脚步。”吴迪说。
在本届“邮储银行杯”赛场上,博士、海归、硕士济济一堂,“新农人”的高学历、高素质十分博人眼球。“这次参赛选手素质高,项目涉及领域广。选手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敢闯敢试,思想无禁区。他们是新时代的新农民代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说。
编后语:在这个全新时代,农人一词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农人和农民有着一定的质的区别。 他们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成功于农业。(中国农药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