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下面几个数据:
4亿亩:来自农业部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年底将超过4亿亩;中国目前约有耕地面积20亿亩。
200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准备涉足农村电商的资金超过了200亿元,已经披露的有阿里3年100亿,京东10亿美元,诺普信募集资金7亿元,农一网一期2000万元,还有尚未披露但已经实现了相关功能的企业比如龙灯电商、中国惠农网,地方性的如运城农资网等;
5亿元:国内某农资龙头企业,截至2014年10月底,旗下零售店直供业务实现销售额约5亿元,而在2010年初开始直供模式时,这一数据尚不足2亿元,四年来通过直供渠道累计销售超过12亿元。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我们的批发商零售店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我们帮批发商算一笔帐:
如果将今年直销业务的5亿分摊到这3000个县域,每个县可以分到近17万元。也就是说过去的4年里,不管这些地方的批发商有多努力,有多优秀,平均每个县损失了近30万的市场份额。同样,全国近2万家零售店从一个厂家手里4年来进货累计超过12亿元,平均每家店进货约6万元。看起来好像不多,但是想一想全国农药制剂30强年均销量才1.5个亿啊!
第二,来谈谈零售店:
前两天群里聊天,有人说他们那个地方8万亩水稻,养活着近100家零售店。我思考了一下,这8万亩水稻养活100家零售店不是重点,种植这8万亩水稻的人数才是重点。每户种4亩土地,就有2万个潜在客户,但是每户种200亩土地,就只有400个潜在客户了,400个潜在客户是无论如何也养活不了100家零售店的!客户性质将从原来的零售店潜在客户演变成了批发商的潜在客户。
第一个分析针对营销模式,从原来的厂家—批发商--零售店—农户到厂家—零售店—农户。上次的分析中也说明了,有80%的零售店愿意和厂家合作,这种东西就像潮水,挡不住的,只有适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供销体系开始进入私人承包阶段,依附原来供销体系的农资企业转型不及时,没有适应个人承包或者个体成立农资店的要求。在个体农资批发业大发展的90年代,诺普信、海利尔等一大批适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迅速将原来的国营农药厂打的七零八落,他们采用多品牌战略迅速扩大自己的地盘。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农资企业起起伏伏,出现又消失,但归根结底是他们蠢,并不是这股私营潮流的错。柯达乐凯的技术再优秀,产品再便宜,也抵挡不了数码相机的潮流。而现在的潮流是什么?4亿亩+200亿+5个亿还看不明白吗?上帝给了我们用来冲浪、用来嬉戏、用来扬名立万的潮水,但总有人用来寻死!
第二个分析针对客户类型,从原来的散户变为种植大户、合作社。也许有人对这一趋势还认识不明确,那我用事实来向你们说明下。在福建的福清市,平均每个镇上的农资店不超过3家,每家的零售额均在百万左右,但是在这个县级市,却拥有超过15万亩耕地,人均农业产值和用肥用药水平远高于内地。而现在,每个镇上仅有的这3家零售店,也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因为有很多专业的种植合作社也不从他们那里拿药了,而是直接一个电话到福州、厦门,那些年销量在几千万的批发商就会把货送下来。这地方原来不走产品多样化、不赊销、不注重产品品质、不与厂家合作的零售店早就在多年前就消失了。这也是潮流和趋势。4亿亩+200亿+5个亿就是潮流和趋势。我又想重复一遍,上帝给了我们用来冲浪、用来嬉戏、用来扬名立万的潮水,但总有人用来寻死!
我们的批发商和零售店将在未来的3年内面对以下三股潮流潮流:土地流转(已经超过26%了),互联网浪潮(光面上的都200个亿了,还没算水面以下的),营销渠道扁平化(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隐藏的暗潮比如从业人员断代更替(63岁退出),趋于年轻化、专业化等等(新开的零售店主或者批发店主专业比例相当高)。别指望和这几股浪潮做无谓的对抗,咱能力再强,筑的堤坝再高,潮来的时候,你还是会一无所有!和当年的乐凯、柯达相比,我们算什么?
当然,你或许有一万个理由反驳我,农村上网比例不高、物流难以解决、技术服务不达标等等,但是截至2014年11月6日,191论坛上利用“农资电商”关键字搜出来的所有44篇帖子中,只有两篇帖子涉及到了“正在做”或者“做完了”,还没有一篇帖子告诉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等到上网比例高、物流快捷、技术服务及时专业的时候,或许又该是“恶性赊销、竞争压力大、生意难做”的时候了!
对于那些在边远山区或者不适合土地流转的丘陵地带,以上趋势基本对你们没多大参考价值,继续闷声发大财吧!
(来源:191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