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发展现状
农药的分类
农药分为作物用农药和非作物用农药两大类。其中,作物用农药主要用于粮食作物的保护,而非作物用农药应用于公共卫生、工业防霉、皮革等领域。目前,作物用农药需求量远大于非作物用农药。按防治对象来看,作物农药可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当前,除草剂依然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占作物用农药市场的44%;杀虫剂、杀菌剂位居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27%、25%,其他产品份额仅4%。
农药巨头通过创新药研发高壁垒与下游制剂环节品牌+渠道全方位打造起自身护城河。我国农药发展晚,借助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承接了中游环节原药制造产能,而前端的创新药开发以及后端的制剂销售环节,由于研发进入壁垒高、全球化登记与销售网络搭建的复杂度而难以快速切入。前端与后端的高壁垒保障了全球农药巨头长期的丰厚利润,而中游原药制造环节则利润微薄。
农药未来的走向
阶段性供给过剩,企业竞争激烈。
2014-2019 年,我国通过土地、环保等政策措施严格控制资源浪费、“三废”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农药新增产能,禁止能耗高、技术水平低、污染物处理难的农药产品的生产转移,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期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下滑,这是我国农药行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结果。2020年以来,随着满足复产条件企业数量的增加和新产能逐步释放,农药整体供应好转。2021-2022年,受疫情影响,农药企业开工率不足,农药供有限,叠加上游原材料涨价,最终农药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农药市场进入高景气阶段。2023 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管控终结,市场预期经济强劲反弹,农药行业投资再次兴起,农药产品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热点产品规划投建产能持续增长。根据监测,2021-2023前三季度国内农药行业新增产能杀虫剂 13.94万吨/年、杀菌剂 17.84万吨/年、除草剂 24.21万吨/年、中间体 113.5万吨/年以及制剂 53.64 万吨/年。投资最热品种包括除草剂草铵膦(精草铵膦)、烯草酮;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和联苯菊酯;杀菌剂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规模化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给过剩,企业竞争激烈。
去库周期开启
农药去库周期开启,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反转。美国 2021 年进口农药 40.92 万吨,是世界上第二大农药进口国(仅次于 2021 年进口农药 44.55 万吨的巴西),其农化库存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代表性。2023 年美国整体农化库存相比 2022 年有所下降, 2024 年一季度美国经历一轮去库高峰后,库存爬升趋缓,未来有望逐步回归合理水平。此外,我国生产农药量中70%-80%为出口导向,2023 年以来我国农药出口有所回升,2024 年随着国际市场库存的逐步消化完成,预计下半年国际市场对中国农药的进口会持续增加。
企业的应对策略
审时度势、超前布局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农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农药企业须从传统产品思维转向顾客思维。这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市场需求,更要预测未来的趋势,进行长远规划。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和国际市场动态和科技进步,通过合作与并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便更好的服务顾客。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自己走出去,让自己产品惠及世界人民,让产品服务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并获得较好的利润空间。
延长产业链线,树立市场观念
当前,很多企业都在逐步的转型和升级,已经从上游生产领域快速转递到了终端市场,农药行业开始进入全面的深度转型升级进程。“to C”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可利用这个契机,逐步实现由TOB业务下沉至TOC的业务突破,从传统的生产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不断地强化市场意识,树立市场观念,把握市场规律。将市场需求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确保业务决策和战略规划都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展开。这样有助于企业不断深入研究市场动态,洞察消费者需求,制定好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稳固的客户关系,从而增强客户忠诚度。
生化协同,开启农药新赛道
虽然化学农药在市场占比较大,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影响,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到,全世界开始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拜耳、科迪华、巴斯夫等世界领先的农药公司纷纷通过收购及自主研发加码生物农药的权重,把握生物农药市场发展机遇。因此,企业可继续考虑和生物农药协同发展,二者不仅可形成优势互补,还可以形成产品篮子,这样不仅能扩展品类,而且能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警惕老旧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农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农药企业老旧产品被替代的风险日益凸显,特别是先进产品取代原有主流市场产品,最终可能带动全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企业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储备技术和产品,不断加强产品梯队建设,确保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